沙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SIF 2025嘉宾演讲 | 徐梧:XR的下一个十年

10月15日,由沙核科技主办,朝阳文旅集团协办,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法国文化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阅文集团、腾讯动漫、咪咕新空担任支持单位的 2025 砂之盒沉浸展(以下简称:SIF 2025)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 & THE BOX 朝外丨年轻力中心 A馆盛大开幕。

在未来叙事峰会的主题演讲环节,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猫眼电影创始人徐梧首先以「XR的下一个十年」为题进行了分享。徐梧表示,未来十年,VR、空间计算与智能眼镜三条技术路线将并行发展。同时,徐梧也大胆预测三年内VR/AR与空间计算将迎来新的拐点,五年内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十年内则将对全社会与个人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XR的下一个十年》演讲全文:
▲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猫眼电影创始人 徐梧

大家好!在开始下一个10年演讲之前,我们可以稍微回顾一下上一个十年,我们有很多朋友都是从过去不同时间点进入这个行业和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的,基本上到今年为止,如果算2014年,从2014年之后差不多2016年因为Oculus这个Rife,到2014年OculusDK1进来,再到2020年Quest,再到2021年PICO,再到2024年Vision Pro。

我先简单做一个调研吧,从Rife时期开始进来的,现场有哪些,能举个手吗?还很多。从Quest时代还有PICO进来的有哪些?谢谢大家,看起来我们在过去十年大家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缘分进入这样一个行业。

我相信在座不管是从Rife时期、Quest、Vision Pro时期进来,大家肯定心里都很了解这个行业发展的漫长性和曲折性。包括我自己从2019年开始看这个领域的投资和研究进行探索,我也一直在问这个行业经过了过去十年的发展,在未来十年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是继续等待这个行业在熬,还是说发生一个拐点,今天会把我这段时间的观察跟大家进行分享。

在分享下一个十年之前,跟大家回顾一段历史。这是一幅非常经典的1968年演示,这个演示在当年并没有多少人参加,甚至这个演示一度进行完之后,这家机构后来也因为没有拿到投资,被迫解散了。

事后三十多年以后,被大家翻出来之后,大家会认为这个演示叫The mother of all demos(所有演示之母)。进行演示的这个人叫道格·恩格尔巴特。这个人在今天是一个非常非常有名的人物,虽然大家可能不是特别了解。这个人就是鼠标之父,他也是几乎人机交互这门学科的点击者,他在1968年演示的时候,当时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团队在斯坦福的研究室里,去进行所有的研究。然后,在这个演示里展示了现代鼠标的雏形、图形界面的雏形、3W文本超级链接的图形,在当时很少意识到。

但是,在小圈子里边,他这个演示非常火。当时大家对于这个东西的评价,认为电脑这么大、这么重,普通家庭用不起、买不起,也不会去用这样一个产品。这个图可以看到,当时整个办公的区域里有一大板像大衣柜一样的,这就是当年的电脑。所以,当时很难想象有一天每个人会有一个电脑。

但是,在这个演示里,他影响了很多的人。其中一个年轻人,在看到这场演示之后,认为这是他这辈子看过最伟大的演讲。然后,这个人叫Alan Kay,他后面加入的是施乐实验室,我想有不少知道了。他在施乐实验室里主要的工作有好几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把他当年看到受到道格·恩格尔巴特的启发,把图形界面给做了出来。这是当时图形界面的雏形。

在图形界面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一个更加令当时的这些人所不能理解或者说很超越时代的一个观点,他认为电脑不止可以成为计算和办公的工具,它会成为一个语言媒介,这个媒介创作的门槛很低,会有很强的交互性,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时候就连他小圈子里面的人,都对他做的这个事情表示难以理解。

当时,施乐实验室里有很多人对他的评价,认为他不务正业,疯了,认为他这个用户群并不成立。1970年代末,有一个年轻人去参观了施乐实验室,参观完之后,看到了这个图形界面,认为这就是未来。并且在事后很多次时间,主动找到Alan Kay去请教,Alan Kay事后回忆说:这个年轻人经常找他请教,问了他很多很深的问题,但从来不按照他说的去做。这个年轻人就是乔布斯!

又过了几十年之后,乔布斯2007年发布会大家广为人知的Ipohen and ipod and Internet Communicator,他把一个当年那么大巨大的电脑,缩到了手掌大的设备里边。

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在一个全新的设备去引入到整个社会中里的时候,在初期很多的阶段里边,会被非常多的人去质疑。而我觉得XR整个进入市场也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人,大家其实对这个事情非常看好。但其实在大众对这个事情有巨大的质疑,甚至当时就连乔布斯做出Iphone,当时微软的CEO对这个东西也有一个评价,认为这个东西没有键盘,发邮件很费事,不适合商务用户。

所以,今天我们会看到整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误解,我觉得这其实恰恰是证明是划时代的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受一些误解。我们看历史也能看到,总结出来一些规律吧。

我们可以发现经过过去几十年的一个迭代,我自己总结的,也是大家能够日常感受到的,计算平台的设备越做越小,平台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尤其值得要讲的,要把计算能力塞进一个新的设备形态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

你在塞进这个设备形态里边,往往会面临两条路线的选择:

一、要保证有非常强的性能。

二、我知道未来设备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我一开始优先保证形态。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在XR发展到了现在新的十年,我们发现恰恰现在有两条非常明显的路线:

一、我们很经典的从过去十年开始走到现在头显的这条路线。

二、最近这几年相对比较火一些的眼镜这条路线。

为什么我说这是两个路线呢,因为发展的节奏和技术的要求、以及用户群有非常大的不一样。我们今年会看到,大家觉得眼镜非常火,有很多去讲AI的眼镜、智能的眼镜,其实眼镜的特点恰恰是形态让绝大部分人一目了然,觉得这就是一个未来的形态。

但是,眼镜这条路线缺点并不是很容易被大家发现,电池的容量、功耗、散热以及性能,在这个基础上每往下发展,跟物理的极限做挑战。往下去,如果说这个十年,把所有完整的计算能力去完全塞进去,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乐观一点来讲,保守一点说,十年之内也不太可能。

反过来再看头显这条路线,缺点反过来是非常非常明显的,几乎所有人不管是从业者、投资者,还是各种媒体,还是普通消费者,都觉得这么笨重、这么大。所以,基本上在这样一个环节里边,很快就会过滤掉90%的人。我们今天再看这个行业里边很多的观察,其实很多人没有用过这个设备,就在外面发表评论。真正最后不到10%的人可能用过这个设备,就算用过这个设备的人我发现,有很多人也就停留在十年前。

比如说我会看到有人对这个设备的能力去争论,比如说比较典型的还拿着十年前的性能去描述现在的设备,有些人可能还没有用过Vision Pro,觉得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条路线缺点是非常显而易见,绝大部分人通过外观去评价它和一些滞后的信息,优点恰恰容易被大家忽略。新的性能、新的这些计算能力,往往会被大家忽略。其实这两条路线都非常重要,而且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年里边,各自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用户群。

我自己做了一幅九宫格,横轴分成三种形态,从桌面到移动、到常戴,桌面是我们最早用的计算机是桌面的形态,再到手机是移动。常戴,英文就是All day wearable,满足全天候的佩戴。这其实比移动的形态要求更高了。

一方面,形态的进展要求。另一方面,计算能力的要求。计算能力二维计算,过去几十年在计算机和手机的生态所积累的能力,对应的这些生态。三维计算非常典型的,现在正在发展的VR,不管是叙事还是游戏还是各种内容。空间计算是更新的,以针对物理世界进行分析、进行理解、推理,有一些更新的能力。

我们未来面临的用我们现在不断发展的技术,一方面形态上越做越小,一方面能力越做越多。这个九宫格可以把各种设备分到这里边,不同的厂商也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去做这个事。

经过我的观察,我认为核心又可以拆分出三个主要的路线,我会认为在未来十年里边,分别对应是VR下一代媒体,空间计算机下一代通用计算机,以及智能眼镜下一代功能机。我认为三条主要路线,将在下一个十年并存。

我详细去讲一讲这三个不同的路线。VR这条路线,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我们看到过去十年推出不同的设备。

另一方面,稍微去往更底层看整个脉络的发展。在我看来,VR的发展,至少有三到四个方面显著被低估了。

第一,显示。现在已经面临一个全面升级的过程,比如说Vision Pro推出这个Micro OLED+Pancake的组合,尤其是Micro OLED高清的分辨显示,我认为对VR的内容会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往前的驱动作用。

大家觉得初代的Vision Pro可能更重一些,价格更贵一些。但是,并不是把它掩盖掉了显示的进展,相反这个显示很有可能从小众走入大众。

第二,性能。从过去十年走到现在,芯片的算力在逐步增长。这边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你看到苹果Vision Pro进来了,每年都会去更新芯片。以往在Quest去更新的话,很大程度都要倚赖高通的进展。有很多人讲,为什么Quest4现在还没有发售,本质上这个发售并不完全倚赖于Meta自己去投入多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通有没有出新的芯片。但这件事情在苹果这家公司里并不存在这个问题。马上我们就会看到搭配M5芯片的Vision Pro。

你有了更强的性能,有了更好的显示,必然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讲,就可以带给大家更好的体验。而这两个东西在我看来,未来在非常大的程度里边,就会带来很大的一个拐点。基本上我会认为,未来五年时间里,3A能力的性能,就可以完全装入无线一体机里面。

我对于VR的预测,基本上在未来三年之内有一个拐点,五年之内就会有一个巨大的爆发点。所以,跟前十年不太一样,我们并不太需要去做一个非常非常详细的,不管是预测或者是怎么样,而是显示技术和新的性能,必然会导入到这一点。

第三,空间计算机。跟VR相对来说会不一样一点,早期跟VR很多性能是一样的,也有一个不同的叫法,也有人会叫它MR或者叫什么。但跟VR相对更大的区别,对外形的要求更高,需要进入移动这个形态里边。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消费者才能带他进入到更多的场地里面进行更复杂的空间计算。

同时,因为空间计算又对人工智能模型有所要求,所以也需要模型端进步。再加上本质上要做一个通用的计算机,对操作系统进行平衡各种能力的要求,也需要更强的功能。

所以,空间计算机整体发展节奏,会在VR基础上,前期会跟VR拐点一样。大概在之后有一个自己在形态上成立的时候,以及空间智能模型成立之后,会把整个赛道去触达更多的用户。在2030年左右,大家会发现,曾经比较小众、偏向于游戏的设备,会变成一个非常大众的,大家都会相对比较认可的一个计算机通用的设备。

智能眼镜拐点在几年前已经有了,你比如说国内的一些音频眼镜、华为眼镜,就已经可以满足常戴了,只是那时候还没有AI,没有配合一个操作。眼镜面对下一个拐点,需要真正去说明,我戴了眼镜和不戴眼镜的人,我戴了眼镜的这个人,我需要能够比不戴眼镜有明显认知的优势,这是智能眼镜接下来面临很大的一个挑战。

我们总体再去展望一下未来十年,跟前十年对比,可以明显发现,技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了。对比过去十年,可以不用去看,如果不要去做非常微观的预测,为什么我对这个行业发展是有信心的。因为底层的技术,虽然这一层并不是被所有人去观测到,它的性能显示就是实实在在的,正是因为有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会看到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厂,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了。所以,就有更多的产品类别。比如说我们有很轻便的连电脑的VR头显,也有各种形态的眼镜,也有超轻便类似于Reverb Meta的眼镜。这十年最大的特点,现在已经能够观测到产品和技术路线,已经日渐清晰了。

比如说我们经常几个朋友会在一起讨论,下一代是什么样的设备,下一代是什么样的设备,我觉得进行短期预测,有短期预测的价值。另一方面,如果再退后一步来看,大家会预测苹果下一代设备怎么样,Quest4下一代设备会怎么样,我还有一个观点,不管大家怎么预测,现在可以看到的这些选择的产品线就那么几个产品线,无非是早一点、晚一点的区别。

也许你站在一年的时间里边,不太容易预测到哪个产品一定能火,但一共选项就这么多。我认为科学家探索过的,开放性的这些问题,不管产品上的问题还是技术上的问题,已经化为一个明确的工程挑战了。

这句话在2020年的时候说可能相对早一些,但是在2025年(今天)说,可以非常确定去说,就是一个很明确的工程挑战。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已经开始主导工作了,无非是你天才一些的产品经理,可能你通过一次产品迭代就可以把这个设备做出来,可能稍微没有那么洞察力,可能通过两个设备、三个设备,三个代级去迭代。但不管怎么迭代,就一定会迭代成功。

所以,对于整个行业的理解,最后会化为一句话,对未来十年,认为VR、AR和空间计算在三年之内迎来一个新的拐点,五年之内会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十年之内对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这一句话,我一定想要拿出来说,在我们投资每年有非常多的热点,每一年有出海、机器人、AI、电商,国内有各种大战。我相信在座大家都会理解,有一点,其实VR作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媒介,它真正意义上会对这个社会产生影响,我认为现在大家的研究是非常不够的,也许某种程度上它发展慢一点可能也是让大家能够更加做好一个准备去迎接这个新的东西,毕竟我认为比起它将来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包括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来看,我们今天投入的是非常不够的。

祝愿大家在未来10年里能够真正找到自己在这个生态中的位置,也能完成自己在这个行业或自己事业里的梦想。

谢谢大家!

关于砂之盒沉浸展:

砂之盒沉浸展(SIF)是沙核科技(砂之盒沉浸展组委会)发起的,全球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年度沉浸娱乐盛会。砂之盒沉浸展以「启发、孵化、链接全球创作者」为己任,始终致力于捕捉新兴媒介的发展脉络,鼓励和发掘更具创新性和创造力的团队,构建世界范围的交流平台,探索未来沉浸媒介的无限潜力。

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沉浸产业盛会,砂之盒沉浸展(SIF)聚集了众多全球一线创作者和国际顶尖电影节专业策展人,通过峰会、竞赛、展映、创投会等单元全面呈现全球最为尖端的沉浸娱乐体验。

在过去的四届沉浸展中,SIF邀请百余位海内外行业领袖,展映约200部国际顶尖电影节入围XR作品,共颁奖30余部作品,累计参与人次超过1.5万,影响覆盖20余个国家及地区。

sif@sandboxif.com

Writ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null in /www/sites/sandboxif.com/index/wordpress/wp-content/plugins/qode-framework/inc/icons/class-qodeframeworkicons.php on line 72

S · I · F

持续关注新兴媒介发展和演变的年度国际娱乐盛会